
(1)电磁辐射的热作用。电磁辐射的热作用可能引起人体细胞的温度上升,使机体功能紊乱,严重者可使其凝固。比如:可损害视眼膜,使晶体混浊,严重可引起白内障和晶体老化,使视觉完全消失;对男女性功能和生殖能力的影响,严重者可造成流产、不育或者性别失调。
(2)电磁辐射的非热作用。电磁辐射的非热作用可以引起钙离子从人体中流出和影响人体激素分析,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中枢神经作用受到严重损害。例如:人体长期受到较强的电磁辐射,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受到严重损害。例如:人体长期受到较强的电磁辐射,将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技能障碍与失调以及干扰人体免疫功能。常见的有头昏、头痛、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易怒、抑郁等为主的神经衰弱症候群;食欲不振、脱发、多汗、心悸、女性月经紊乱等症状;严重时将助长癌症细胞的生长。
(3)电磁辐射的刺激作用。由于电磁波的刺激作用具有电感效果,人体肌肉组织经刺激后可以出现肌肉收缩和肌不随意运动。例如:心脏经电磁波长期辐射后可出现心率加快和呼吸障碍等症状,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严重者将引发冠心病。
地线在光谱仪中的主要用途有以下几步:
(1)保护性接地。当光谱仪由于绝缘及其他事故发生漏电时,其金属外壳可能带电。为防止触电事故,必须将电气设备外壳接地,接地装置便给负载电流提供一条通路。使之通过大地回到变压器的中性,这种接地方式称为重复接地,就是一起外壳接零后又接地。重复接地能有效减轻接零线短路时的触电危险。
(2)屏蔽作用。由于光谱仪的检测信号都是非常微弱的,要求仪器前置放大单元电路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及多倍数。来自外界的电磁干扰很容易窜入放大单元电路中,引起仪器的误检,从而影响测量的精密度。当仪器外壳接地后,相当于把整个仪器放入一个特制的屏蔽室内,隔断内外部各种电磁波的辐射,使仪器自身和邻近仪器相互不受干扰。
(3)仪器工作零点的稳定作用:每次分析仪器的电源参考点会点都是通过一路或多路与仪器外壳链接(不包括开关型电源),这是人为设定的相对零点位点。但这个零电位点与大地电位不一定相同,因为理论上把大地视为零点电位,只有当仪器外壳与大地通过地线连通后,才能视为零点电位点,因此只有地线接地才能起到工作零点的稳定作用。
当光谱仪某些元件绝缘性能不好时,都会造成仪器外壳带电;另外由于感应电压的存在;如果仪器不接地,很容易随外界电源干扰而波动,从而使仪器基准零点发生改变,造成仪器零点不稳,出现噪声,严重影响对弱信号的测量,使仪器灵敏度和准确度不同程度下降;同样,外壳不正确的接地也会对分析测试产生同样影响。
给大家推荐一种地线安装方法:
选用厚大于5mm,长2200mm及宽大于50mm的三角钢6根,厚度大于5mm、宽度大于50mm及长20m的扁铁和10mm²铜线(长度以能引到光谱仪为准)各一根,降阻剂约500Kg。选择土质较好且距离仪器较近的地方,外一个约2500mm*1500mm和深度2500mm的坑(注意周围20m范围不能有其他设备的地线),先将6根角钢一端切成尖状,在坑内钉在相同的位置上,用铁锤将其砸入坑底,直至与坑的底部相平,然后将扁铁截成一定长度,与角钢焊接在一起你,并用扁铁引出地面,最后将降阻剂放进坑内铺平,用黏土将坑填平,浇上几桶谁,完后用专用地阻摇表进行测定,确保小于4Ω。